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决策参考 > 首页 > 决策参考 >

休闲农业提升发展的思考
2016-02-29 15:05:10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休闲农业是把农业的生产过程、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农村的风情风貌经过科学设计和系统整治,满足城乡居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乡愁寻踪等功能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它起源于农家乐,通过功能拓展和模式创新,逐渐形成了农家乐特色村、民俗文化村、农业观光园、休闲度假农庄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产业类型。从磐安的发展实践看,休闲农业为传统农业注入活力与激情,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推进城镇化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重要论述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休闲农业具有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休闲农业正成为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把“金钥匙”、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口“金饭碗”、磐安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磐安山水田园资源丰富、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生态农产品品质优异、传统古村落星罗棋布,发展休闲农业既高度契合国家正在实施的旅游发展战略,又完全符合磐安把休闲养生旅游业作为“一号产业”的发展定位。因此,必须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产业建设融为一体,加大引导力度,制定相关标准,注重内涵提升,强化保障服务,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建设“来了就想住、待着不想走”的美丽家园,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需求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推动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休闲农业分类指导。经过多年培育,磐安已成功创建了多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但点上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遍地开花、一哄而上,一定要搞好可行性论证,立足在有资源、有财源、有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并梯次推进,以强带弱。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色和消费能力,创新规划理念,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专项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发展策略、战略步骤。加强对农家乐发展的引导,避免项目同质、模式相同、简单照搬等现象,通过提升农家乐经营户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精品项目,满足中高端需求,提高经营效益。通过规范管理,提升休闲农业品牌档次;通过强化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改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不占耕地的休闲农业类型,用好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资源,利用农民住宅和宅基地兴办农家乐等,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整合农办、农业、环保、交通、水利、林业、旅游等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资源,推动旅游设施提升和乡村环境提升。通过将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加快改善休闲农业旅游环境。以卫生改厕为重点,加快推进终端设施、管网铺设、入户接管等项目建设,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游客提供洁净、舒适的旅游环境。推行“分类减量、源头追溯、定点投放、集中处理”的模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快推进花溪水库、市岭下水库、流岸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抓好小堰坝、蓄水池等小型水源工程项目,为“全域旅游”提供用水保障。牢固树立“环境优先”“生态兴游”的观念,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导休闲农业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三)培育休闲农业新型业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大力提升茶叶、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经济林等主导产业,为打造区域特色休闲农业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推进传统农产品向旅游休闲商品、农业园区向旅游休闲景区的转变。游客既可观赏、采摘,又可体验农事、增长知识。以乡村山地、绿道为载体,发展骑行、登山、露营、游泳、漂流、垂钓等运动体验型产品。以新型种养、生态循环为载体,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发展耕田、播种、除草、治虫、收割、加工等农事体验型产品。依托田地景观,建设美丽田园,重点建设仁川、深泽芍药观赏基地,方前、玉山油菜花观光园,高二薰衣草基地,形成一批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为一体,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田园。以森林养生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实施森林彩化工程,着力打造樱花谷、杜鹃谷、玫瑰园、百花村,营造“有山皆彩、无处不景”的自然生态景观。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通过“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重点打造以生态产品、休闲观光、高新技术、智能管理为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新业态。

  (四)开发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按照“特色在点、串点成线”的思路,把各个休闲农业点串成线,重点打造北线茶乡游、新城药乡游、南线花乡游三条精品线路,围绕古茶场、浙中大峡谷、管头乌石村等景区景点,打造以玉山生态茶园、金土地农业观光园和大青谷香榧示范园为核心,以“赏茶园、逛茶场、品香茗”为主题的东北台地“茶乡游”休闲农业精品线;围绕花溪、浙八味特产市场、百杖潭等景区,打造以云山银杏基地、好溪流域中药材示范区、月塘铁皮石斛基地为核心,以“赏药园、逛药市、品药膳”为主题的新城“药乡游”休闲农业精品线;围绕大皿古村、孔氏家庙、灵江源等景区,打造以维新十里杨梅长廊、盘峰百亩玫瑰园、高二万亩杜鹃谷为核心,以“赏山花、闻花香、品鲜果”为主题的南线“花乡游”休闲农业精品线。将三条线上的山水景区、农业观光基地、农家乐统筹谋划,整体营销,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依托各类媒体、媒介和旅游推介会等平台,加强休闲农业旅游的策划、组织、包装、宣传等工作,实行联合推介、抱团营销、共同发展。

  (五)保障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人才、资金、管理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提高扶持标准。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住房“两权一房”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农民资产。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农民参股入股,探索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模式。加大小额扶贫贷款、互助资金投放力度,扩大资金受益面。提供用地保障。落实休闲农业生产用地、附属设施用地、配套设施用地扶持政策,其土地性质属于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项目退出时,项目业主必须对建设地块进行复垦。允许利用存量用房以及原有管理用房发展旅游相关设施和旅游业态,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提供人才保障。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邀请行业专家、业界精英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进行农业知识、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辅导,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选派旅游专业人才到村指导旅游业服务工作,为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 磐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新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游市场监管通知出台
下一篇:低价团中的导游心理契约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