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文化教育 > 首页 > 文化教育 >

蒋南:老家的乡谚民谣
2021-09-13 15:22:22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微信图片_20210901161011.jpg

微信图片_20210713104831.png

蒋南:老家的乡谚民谣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417.jpg

老家的乡谚民谣

蒋南

我的老家在茅洞桥西南的大桥。大桥其实不算大,长不过三四丈,是白木江上游的一座古石拱桥。桥头原有一指路碑,碑文为:“北通茅洞桥、衡州,南至粮船埠、常宁,西达归阳、永州。”大桥是桥名,也是地名,人民公社时期,所在地的大队名大桥,公社亦称大桥,今属衡南县茅市镇占禾村。

“早也茅洞桥,夜(茅洞桥乡音念yǎ)也茅洞桥。”这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乡谚。从老家大桥到茅洞桥有三十来里路,老一辈赶茅洞桥圩场,当天去,当天返回,挑担买卖和赶路都要抓紧时间,不可以拖拖拉拉。读书放暑假回到家里参加农事,上午收割多少禾,下午莳插多少秧,母亲都会给我计划好当天要做完的农活。若是进度跟不上,母亲就会提醒说:“早也茅洞桥,夜也茅洞桥。”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330.jpg

在衡阳工作以后,回到老家的时间渐渐少了。如今父母不在了,一年回去也就两三次,每次踏上故土,似有一种“少小离家”的不自在,又有一种“童音未改”的亲切感。在山坡、田间随意走一走,总有那些温暖的乡谚民谣飘荡在空中,唤起游子心灵的归宿。

乡间谚语经过口头传下来,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乡谚的语言虽然简单朴素,但其中的内涵与外延,却闪烁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譬如“积钱不如积德”,强调人的德行比钱财重要;“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光明正大;“田螺不晓得自己屁股歪”,是说有些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养崽不学艺,挑脱(断)箢箕系”,提倡人在社会要有一技之长;“好狗不咬鸡,好夫不打妻”,这是反对男人打骂老婆的丑恶行为;“十二月虾公当草鱼”,是指年关将近,财物显得更有价值;“燕子飞得低,赶快穿蓑衣”,人们观察物象就可知道天气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341.jpg

“泥人经不起雨打,假话经不起盘查。”“宁做泥里藕,不做水浮萍。”“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琴兜两根线,全靠自己变。”路过莲婶的窗前,看见她坐在孙子身旁,教育他从小要学好,要诚实,不能说假话、做假事,要严格自律,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莲婶只上过一年学,识字不多,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说起乡谚如口吐莲花,让人想不到她是一个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在老家,叔叔婶婶们都和莲婶一样,教育下一代往往会习惯用一些乡谚,在通俗易懂的哲理性语言中,阐明深刻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不远处的霜地里,斌叔弓着身子在打肥氹。他的鼻子冻得通红,眉毛和头发凝着一层白霜,双手不停地在泥水里捣弄。我上前跟他打招呼,关心地问候几句,他感叹地说道:“钱在黄柏树,不苦不得来;只有懒人不耕,冇得黄土不生;若想饱饭吃(茅洞桥乡音念qiā),要睏泥枕头。”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349.jpg

来到自家的屋场环视打量,兄弟们把原来的宅基地扩大了许多,建起了新式楼房和现代别墅。父母曾经建的那一栋土砖房子已不复存在,但房前那口水塘里的水依然清澈,周边农田差不多还是原来的样子。时下已过惊蛰,长辈们都在地里忙着农事。乡谚说:“牛过惊蛰马过夏。”记得小时候这个季节,队长大清早站在塘头上大声喊道:“惊蛰节到了,牵牛下得田了!”几个妇女也走出屋来,附和着说:“宁舍一碗金,不舍一日春。”说着,便催自家男人去犁秧田。开春了,农民开始忙了,垅田岸田、山头山坡都要翻转,及时播下种子。最忙的时候是“双抢”,这时早稻要收割,晚稻要栽种,正所谓“收禾要抢天,莳田要抢先”。

触景生情,想起这些乡谚,眼前不由浮现父辈们曾经辛勤劳作的画面:早春二月,寒气袭人,他们捋起裤子,打着赤脚,在冰冷的水田里犁田。酷暑六月,热浪翻腾,他们扎起衣袖,头顶烈日,在炙热的垅田里打禾。那一代人,群山是他们的脊梁,土地是他们的希望,深深的犁沟印着他们走过岁月的痕迹,他们的一生与这一片山水休戚相关。

吃午饭的时候,家里的兄弟边吃边聊家常,话题无非是哪家孩子书读得好,哪家男子在外面赚了钱,哪家又准备在家里建房子,等等。他们还说兰婶八十多岁了,身体尚好,儿子儿媳都比较孝顺。孝顺是老家的传统,民谣《三俫仉婆娘乖》说的就是儿媳妇孝敬公婆:“萤火虫,焰焰光。三俫仉,溜进房,拿我钥匙开我仓。牵我牛,犁大坵。骑我马,赶衡州。衡州路上有口塘,打甲(条)草鱼丈八长。娘要留哒(留着)嫁满女,崽要留哒(留着)讨婆娘。讨甲(个)婆娘生得乖,又能干,又在行。铁锅炒菜不得尝,先敬牙(爹)来后敬娘。先敬公佬子(公公)活百岁,再敬家娘(婆婆)寿年长。”以前老家若有哪家娶媳妇,人们到他家闹洞房时,就会或说或唱这首民谣。刚过门的新媳妇听后,惟恐自己“孝”字缺两笔,生怕日后被指着脊背说不孝顺,嘴上喊着公公婆婆,心里从此把二老当亲爹亲娘。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402.jpg

老家还有两首语言风趣、朗朗上口的民谣,出生于茅洞桥的人几乎都会唱。一首是:“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买生姜。生姜辣,买枇杷。枇杷苦,买猪肚。猪肚烂,买鸭蛋。鸭蛋壳,买菱角。菱角尖,抛上天。天又高,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新,买口针。针又秃,买甲(条)驴。驴又走,买甲(条)狗。狗又花,买甲(个)瓜。瓜又甜,买坵田。田又漏,好种芝麻和绿豆。芝麻绿豆不结籽,打起三徕仉出干狗屎。”另一首是:“打掌掌,卖糖糖。唆花狗,咬姑娘。咬了姑娘哪只脚?咬了姑娘的左脚。不要钱,不要米,买块膏药贴烂脚。”

“二十三,打浓霾;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猪羊;二十七,炒冻米;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过大年。”这是茅洞桥最有名的乡村民谣,蕴含着我们许多鲜活的记忆。小时候,家庭生活贫困,一旦进入腊月,就天天盼着过年,所谓“大人望(茅洞桥乡音念màng )莳田,细个仉(小孩子)望过年”。腊月底,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即便自家没有杀猪宰羊,也一定设法买肉买鱼,杀鸡杀鸭,磨豆腐,烤烧酒。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时候不识几个字,自然读不懂这样的诗句,只知道母亲说的“炮仗一叫,又唱又跳”,放鞭炮噼哩啪啦响,大人小孩图个乐趣。

我还听过老家一些很有意思的民谣,譬如:“茅洞桥,高过街,读书徕仉(男孩子)走一排。个个读书考状元,垅里大坵哪个栽?”这首民谣说的是耕读关系,旧时候人们以温饱为第一大事,读书固然重要,种田更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913152409.jpg

老家的乡谚民谣,犹如一颗颗珍贵的语言种子,撒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与稻禾、荸荠、黄豆、花生共生共长。男人把它装在烟斗里,吧嗒吧嗒地一句接一句,不外是为人处世、淡泊明志等万千事理。妇人把它绕在针线上,呼啦呼啦地一声又一声,少不了亲疏爱恨、儿女情长等纷繁世象。

(作者:将南 编辑:黄长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八旬老兵登上讲台播火种
下一篇:将南说风水(五)帐下贵人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