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文化教育 > 首页 > 文化教育 >

浅析湘江渔歌的艺术特征
2021-10-26 11:20:40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微信图片_20210927100306.jpg

微信图片_20210927100000.png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254.jpg

浅析湘江渔歌的艺术特征

我的湖湘文化研究作业

浅析湘江渔歌的艺术特征

(载《衡阳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蒋南

湘江渔歌主要流传于湘江中游地区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及其辐射周边的衡南县、祁东县、常宁市的湘江河畔,它全面生动地反映了莲湖湾一带两岸三地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 对口音不同的三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族群团结、生活习性融和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世代流传的湘江渔歌内容十分丰富, 渔民们除了歌唱摇船打渔外,他们还歌唱农耕劳作、生活习俗、爱情婚姻、历史故事等。湘江渔歌的曲调和旋,与衡阳当地的渔鼓调、民间小调、莲花闹、岳北山歌的曲调、旋律相比具有鲜明的地方江河音乐特色。

一、湘江渔歌发源地

从地域特征来看,湘江发源于岭南北部山区。岭南地区的越人无论生活或劳作,都喜欢以歌吟唱,他们这种吟唱,被称为《越人土风歌》。湘江自西南汇入洞庭湖,另一支从东北汇入洞庭湖的河流叫汩罗江。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渔父》中,以一种与渔父在汩罗江上对话的形式在吟唱,这种楚地风格的吟唱,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渔歌。

莲湖湾地处湘江中游。历史上,莲湖湾一带的民众过着半耕半渔的生活,他们农忙时在田间地头耕种,到了农历七八月间,收割了稻禾,就成群结队到江上打渔,上达永州,下至洞庭湖。还有少数人专以打渔为业,打渔到哪里,鱼就卖到哪里,离家出渔船,一年半载才回家一次。在古代,山区的交通比较闭塞, 文化交流不畅。而在湘江上漂泊的莲湖湾一带渔民,其渔网不仅触及岭南之际,还撒到了楚乡腹地,他们自然而然地听到了《越人土风歌》和《渔父》歌。在《越人土风歌》和《渔父》歌的感染下,这些渔民在打渔劳动、生活中,为了释放劳动压力,抒发生活情感,他们创作了符合自己打渔劳作、生活环境及家乡语言特征的歌,即湘江渔歌,当地人亦称“渔歌子”。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308.jpg

人们从历史源流和地理环境中研究推断,公认莲湖湾是湘江渔歌的发源地。

2017年,当地文化部门在莲湖湾豢龙古渡口立有一座“湘江渔歌发源地”石刻;2019年,衡阳市人民政府、衡阳市非物质文化产保护中心批准莲湖湾为“湘江渔歌传播基地”。以莲湖湾的龙祖潭为中心,往上河到麻洲50里,往下河到栗江50里。这100里河段时而江阔水缓,时而滩多水急,时而山石壁立,时而潭深湾洄。这种浅滩露石、江水缓急恰当好处的江河地形,最适宜鱼类栖息、活动和洄游产卵。所以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湘江各种鱼类的汇聚处,还是重要的鱼类繁殖地。除了鱼资源丰富闻名外,这里的渔民唱渔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清人王万树在他的《湖南阳秋》里是这样描述这里唱渔歌的场景的:“其下龙祖潭......上下百余里,渔歌互答,声还湘流,洵湘东名胜也。”

 二、歌词语音构词特征分析

语言特色 湘江渔歌流传于湖南南部、湘江中游的莲湖湾及周边县(市)。这里的民众讲衡阳方言,其中衡南话属长益片湘语区,祁东话属娄邵片湘语区,常宁话属赣语区。沿湘江两岸三县(市)由于相互毗邻,很多人常年在一起打渔唱渔歌,经常交流、贸易,甚至通婚,所以莲湖湾及周边沿河一带民众的语言有一定程度的同化。如果把这一带民众语言进一步细分类的话,应该称“衡阳南乡话”,其主要特征是古全浊声母基本清化,逢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不论平仄都不送气。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319.jpg

在衡阳南乡话发音系统里,它有6个声调、19个声母、39个韵母,比起普通话的4个声调、23个声母、 24个韵母,除了声母少之外,其他都多得多。

湘江渔歌歌词中大部分是使用方言,有不少字跟谱通话存在异读,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异读。声母异读,例如:话fa 读成ua,滑fa 读成ua,望fan 读成man,蜂xəŋ 读成 p`ən,窝o 读成xo,网uan 读成man等。韵母异读,例如:大ta 读成tai,钵po 读成pe,壁pi 读成pia,滴ti 读成tia, 吃tɕ`i 读成tɕia,石ɕi 读成ɕia,客k`e读成k`a,野ie 读成ia,平pin 读成pian等。正因为如此,湘江渔歌语言才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

歌词特色 方言土话是湘江渔歌最大特色。方言土话的歌词,平铺直叙,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如渔歌《隔河望》这般唱来:

隔河望见麦子黄,割呱(了)麦子种高粱。

呷(喝)酒要呷(喝)高粱酒,恋妹要恋满姑娘。

隔河望见麦子黄,不想牙(爹)来不想娘。

小妹只是想起你,想起你甲(这个)打渔郎。

......

歌者在唱,听者在听,就像两个人平时拉家常道家情一样深情的交流。这对于听众来说,很容易产生共鸣。

湘江渔歌,大都是七字一句,四句为一首,句式方整,语言洗炼,哲理性强,大致押韵。歌词是在打渔、耕作和生活中不断提炼,多为鼓励人们积极上进,劝世教化,精神娱乐,内涵极其丰富。歌词运用质朴的语言,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当的表现每一首渔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329.jpg

艺术特色 湘江渔歌中浅显的方言土语,娴熟地运用了赋、比、兴、夸张、衬托等多种文学艺术手法,从而使之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效果。

湘江渔歌歌词看似非常简浅,其实它表现的艺术手法非常多样,它不仅继承了我国《诗经》中所运用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而且还大量地运用双关、排比、夸张、比拟、想象、对偶、歇后、重叠、顶针等手法。

例如,《想渔哥》有一首歌词:

妹妹门前有扇墙,丝瓜苦瓜各一旁。

哥呷(吃)苦瓜苦思想,妹呷(吃)丝瓜思想郎。

这首歌写的是渔哥哥和小妹妹相互思念的心情,吃的是“苦瓜”和“丝瓜”,表达的却是另一种意思。“丝瓜”表示“相思”,“苦瓜”代表的苦不只是味觉的“苦味”,而是一种“心里苦”,即“相思苦”。这是双关手法在歌词中的应用,通过这样一种修辞手法,让人更能体会渔歌和小妹的相思之情。

《想渔哥》另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

日想郎来夜想郎,好比春蚕吐丝样。

春蚕吐丝茧子短,妹妹想哥日子长。

这首渔歌,就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写的,词中将妹妹想郞的场景比作“春蚕吐丝样”,越想日子越长。“春蚕吐丝”引人想象,生动、含蓄却深情缠绵。

《送哥》写道:

送哥送到十里坡,手棒井水渔哥喝。

渔哥喝我手中水,三年时间不口渴。

歌词讲述的是一对情人分开的场景。意为:“渔哥要离开了,小妹来相送,依依不舍。小妹为了让渔哥不要忘记,双手捧一捧井水给渔哥喝,渔哥喝了小妹手掌中的井水,三年时间都不会感到口渴。这首渔歌的第四句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事物的,将事物夸大化,情感情绪也跟着大化,渲染气氛,突出形象特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使人更易理解和解读。

除了上述举例之外,还有诸多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这些湘江渔歌都是出自渔民之口,唱的也是他们日常劳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各种事物,其感情是真挚的,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本色。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341.jpg

三、音乐特征

渔民们在打渔生活过程中进行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又积极参与,使这一民间音乐形式影响着渔耕劳动、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

这些渔民大多不识字、不识谱,没有系统的音律理论,却能产生一些特殊音阶、调式;没有系统的曲式结构理论,却能唱出逻辑严密、结构严整的曲式来,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他们在劳动中所形成的音乐智慧和才能。

旋律特点 《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湘江渔歌旋律把中国传统羽、宫、商等古音调式自然运用起来。并以“羽”、“角”、“商”音为主,表达了一些由劳动所激发出来的粗犷、伤感、辛酸等情感。比如渔歌《上到永州下洞庭》的结尾一首:

风风雨雨水中行,撒网收网一程程。

起早贪黑勤与俭,河风吹老少年人。

不仅歌词语音里边有这样的行腔韵律来抒发情感,湘江渔歌旋律还特别借鉴了南方戏曲里的润腔和拖腔。

所谓润腔,就是将旋律进行润饰,它是通过前倚音、后倚音等装饰音来实现的。经过装饰后的旋律显得更加柔和、抒情和委婉。所谓拖腔,顾名思义就是把声腔拉长,体现在节奏上面的放宽,这在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衡阳祁剧等戏曲音乐中是常见的。通过拖腔,使旋律更为舒展、飘逸。同时,拖腔配上强弱关系,让歌曲中的情感也顺时延长。

演唱情境和类型 湘江渔歌主要有两种演唱情境和类型,一种主要是歌唱渔耕生活的。这里的渔民不像湖泊、海洋上的渔民一样一年四季在打渔,他们中除极少数人专业打渔外,大多数人都在农忙季节耕种,农闲时打渔,在小憩中娱情。所以渔歌歌唱的不仅是打渔,还歌唱农耕,歌唱生活、歌唱爱情。渔民们在江上打渔漂泊,在田间屈身劳作,饱尝了艰辛和惊险、疲劳和寂寞,但也有收获的喜悦。

这种歌唱曲调高亢、空灵,情感质朴,旋律有些深沉、伤感,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湘江渔民的沧桑、辛酸经历,也不乏高亢的激励人心的结构。

譬如,《上到永州下洞庭》的开头一首:

白手成家立江心,打渔撒网湘江中。

过了九滩十八浪,上到永州下洞庭。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352.jpg

在湘江渔歌里边,还有另一种演唱情境和类型,叫“湘江滩头歌谣”。它是用歌唱的形式,将从上游的永州到中游衡阳段所经过的近60个埠头串起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表达;同时这种歌谣的旋律平和流畅,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听着旋律,就使人仿佛看到渔民收获了很多鱼,高高兴兴地摇着装满船舱的小渔船经过一个又一个湘江埠头,顺江而归。

这种旋律的系列音符成功地再现了淳朴的渔民、欢快的渔船、静静的埠头和缓缓流动的江水的欢乐情景,把音乐的时空流动感与情感高度融合起来,也就成就了湘江渔歌的艺术特色。把中国传统音乐中“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创作方式具体而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所以这种激励人心的音调组合调式类型开始用来唱一些欢快的渔歌,如《青草桥头姐妹花》、《十二月花开》、《十二月道情》、《十二月心情》等。

具体演唱组合形式 湘江渔歌的演唱形式, 有独唱、对唱、多人接唱和一人领众人合唱四种形式。

其中, 以独唱为主。一个人在宽阔的江面打渔摇船时, 难免孤独,有时因为寂寞而歌;有时收获了不少鱼,自然高兴,常兴起而歌;挑鱼苗路上, 一个人也随意唱上几首, 以振奋精神,消除疲乏。

对唱也是湘江渔歌较常见的一种演唱形式。通常为一男一女对唱, 有时也有两男一女或两女一男对唱等,内容多为情歌。如打渔郞在江上打渔摇着船引唱, 在船舱或者在河岸行走、河边挑水洗菜的女子接应, 对歌交流。在湘江渔歌的对歌中, 男方通常称女方为“小妹”、“妹妹”、“娇莲”, 女方通常称男方为“渔哥”、“渔郞”、“哥哥”。例如男女对唱渔歌《随时打渔随下网》:

女:哥哥你是打渔郎,妹妹想你山路长。

几时打渔麻洲过?几时打渔又下网?

男:哥哥我是打渔郎,哥哥想你江水长。

天天打渔麻洲过,随时打渔随下网。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404.jpg

多人接唱的形式,也叫轮唱。歌唱互动形式也盛情溢于言表。通常是多条渔船在江上相会时,一人首先打开嗓子吼唱:“哎~~”,加一只手的动作, 即将一只手四指微微并拢, 与面部垂直放在嘴的一侧, 作呼唤状, 给大家发出“来唱渔歌呀”的信号,当唱到一首渔歌的末了,一边向众人伸出右手,一边唱一声“喔~~~哎~~,表示你们接唱吧。下一个就会继续接着唱起来,一人一人地轮流接着唱,直到尽兴。

一人领众人合唱的形式,又称联唱。 一般是两岸三地渔歌汇时,各方由一个歌头领唱, 歌头将一首渔歌唱完,众人就重复这首渔歌的后两句,齐心合唱。在渔歌会,比的不仅是渔歌多,还要比唱渔歌的气势。

演唱方言和韵味 渔民歌唱的湘江渔歌有突出的江河空灵感和方言原腔韵味,主要表现在音高、音色、力度和时值上的细微变化上。歌唱中以“滑”、“倚”、“拖”等手法的不同运用,这种在歌唱中也注重使用悠长的气息演唱音域宽广与波浪起伏的旋律,不但体现出湘江渔歌歌唱中特殊的内涵,而且还体现了它是歌唱中具有风格标志的艺术手段。同时,这些特殊的歌唱方法正是河上信息的交流的智慧的体现,也与传统文化情操有着内在的关联,清新又富含美好向往的审美使其能够长期地保持了原有的状态。湘江渔歌在原生的状态传承中,不仅是歌词传承,而且其独特的唱法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忠实的传承。这种在特定劳动生活场景孕育出来的渔歌唱法,更能使人们更能感受到衡阳湘江水畔传统音乐艺术独有的风格和魅力。

微信图片_20211026105414.jpg

曲调特点与风格

湘江渔歌是以自由的歌唱形式存在湘江河畔,这里民众想唱就唱,不受季节和地点的约束。同时,无论打渔或者不打渔,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唱。因为它是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传授没有门槛,是民众共享并在劳动生活中不断发展的艺术。渔民们既是创作者、歌唱者,又是欣赏者,同时也是批评者。这种渔歌曲调应该经过几千遍几万遍的“创作--歌唱--欣赏--批评”。通过这种创作与欣赏行为的过程和歌唱与批评方式的约定,而最终才达到大众认可的效果。

曲调符号的口头传承也是鲜活的。这些包含生活操劳与质朴热爱的情感,使得渔歌过去一直是自发自觉的流传下来。主要是老渔民(师傅)所授,年轻小渔民(习学者)从其音符中去感悟,去体验音乐语言中的美及音高的准确;从气口、气息、语气中去获取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强弱关系,把握音响变量;从方言音色、发声方法上操作,掌握湘江渔歌的音乐特点。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渔民在不断的口耳相传中将湘江渔歌不断衍化与完善,它的曲调也是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得以形成。流传到如今的湘江渔歌曲调,可以配唱多种内容不同的渔歌唱词,适合在水上演唱,也适合在岸上演唱。

四、结语

笔者采集的这些湘江渔歌,以湘江中游莲湖湾为中心,延伸到沿江的归阳、九洲、大堡、麻洲、河洲、粮市、蒸市、江河、柏坊、栗江、松江、云集等地,自2017年至今积累了一千余首湘江渔歌的采集和整理。基于广泛的调查材料可以认识到,湘江渔歌具有较为独特的生活经验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湖湘地区凝结着人们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性艺术,在它质朴、粗旷的自然流露中,也显现出对生活无尽的热爱和向往,形式形象活泼,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用内容感人,用歌声动人,是为衡阳很具有地方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

 (作者蒋南系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会员)

(编辑:黄长庚)

微信图片_20211022164319.jpg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坐看秋色,凝望一池秋水
下一篇:蒋南故事:一酒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