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客家文化 > 首页 > 客家文化 >

湖南:多有鬼神味道的祭祀舞蹈(一)
2015-05-07 18:53:49   来源:潇湘晨报   评论:0

去年底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省桑植及洞口的土家撒叶儿嗬、瑶族棕包脑名列其中,加上前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底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省桑植及洞口的土家撒叶儿嗬、瑶族棕包脑名列其中,加上前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公布的传统舞蹈类,已上升至12种。大部分为分布在湘西、湘西南的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且多少都与祭祀有关。此次推出的四个少数民族的五种舞蹈,皆是新近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较少为众人所知者。如从2006年才开始挖掘整理的瑶族祭祀舞蹈棕包脑;由迁居在桑植县芙蓉桥、麦地坪等乡、村的白族人自创的“仗鼓舞”,在云南大理白族祖居地喜洲镇亦未见;而土家撒叶儿嗬(跳丧舞)、苗族猴儿鼓,皆是祭祀、娱乐舞蹈中遗存的两朵民间舞蹈奇葩。
      我们不打算把它们简单地罗列在此,在深入实地探访与观看表演的同时,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视野角度,力求深入地讲述这些作为群体记忆散播在各民族家园中,也许在文字尚未出现之前就用来记述先民的生活、信仰的悲喜之姿。
      那就先从源头说起吧。
      源起:最初的舞蹈与怀念、尊崇、祭祀息息相关
      纪念本祖的仗鼓舞,作法开坛的八宝铜铃舞,缅怀英雄的棕包脑
2014年12月28日下午,仗鼓舞省级传承人钟必武带我去看坐落在桑植县麦地坪白族乡那条南北街道西侧的钟氏祠堂。街道上人很少,祠堂内颇显冷清,4位木雕神像站在大厅背后的抬案上,2个红脸,左手向上撑着。左边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个头较小。
      钟必武说,其祖上是在宋末随元军从大理辗转攻宋(详见2014年11月25日《湖湘地理·从洱海爨僰军到桑植民家人:700年的族群记忆》),漂泊至此的,并在本地一位姓潘的土家族乡亲帮助下,在麦地坪生根发芽,开辟一片山庄。
       4个木雕像中,红脸的是大公与潘公,传说是天塌下来,两人共同努力撑起一片天,涨红了脸。而二公胆小,钻到锅灶底下,脸就是黑了,传说三公也是为了躲难,一不小心跳进石灰池里,脸染成白色。
      钟必武如此戏说,面前又有生动的木雕作证,确实有跟祖上开玩笑的味道。钟说,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本主日”,全村男女老幼,偕同来此殿内,抬出“三公”与潘公出去耍一天,本地称为“游神”,是敬畏祖宗的表现,而仗鼓舞是必须跳的。其他时间,如逢喜事或正月十五,都可以把4位祖宗抬出来乐一乐,跳仗鼓舞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
      钟必武提供的家族族谱记载,仗鼓舞应是伴随祭祖时桑植县几处白族村落自己独创的,曾到过大理白族聚居地喜洲镇的钟必武没看到,家乡的白族人会跳仗鼓舞。如此说来,仗鼓舞在麦地坪少说也有近700年的历史时间。
      与桑植县麦地坪白族乡祭祖时必跳仗鼓舞一样,土家八宝铜铃舞在祭祀本族八部大王时也要跳。2014年12月29日,在保靖县首八峒沙湾村魏品付家里,说起八宝铜铃舞的来历,魏品付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他是土家族中拥有掌坛能力的土老司,手下有四五位搭班徒弟,有的年纪还比他大。
      魏品付说,除了祭祖,八宝铜铃舞更多用于消灾解难过程的祭祀活动中,但作为“梯玛”(巫师)“解钱”(法事)时主要舞蹈仪式,总是跟祭祖分不开的。
      随后并入祭祀祖宗的还有流传在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的祭祀舞蹈棕包脑,其名称很怪异,取自此舞起跳时,必须头罩一个棕包,远看有点劫匪的凶煞之气,原为纪念一位瑶族的救母英雄。传说,其母被贼人所掠,少年发愤图强,修炼武功,终于在3年后的正月十四,练得一手好棍法,于是用瑶寨常见的棕榈树皮,编织成一个头罩,遮住自己,脚踏草鞋,身披茅草,让贼人认不出自己,然后一路耍棍,挨家挨户以拜年为名,接近贼巢,在贼人毫无防备情况下,击杀贼头,搭救了母亲。
     故事不知真假,但这一传说对后来瑶寨的年轻人影响颇大,据《宝庆府志》记载,“宋熙宁五年(公元1074年)开梅山,瑶人以‘棕包脑’装扮梅山鬼神袭官军”。可见生存在湘西南的瑶人对这位少年英雄还是很崇拜的,至少在宋代之前,湘西南的瑶寨已可见这种奇怪的装束。随后这套棍法,演化成舞蹈用来纪念英雄,而每年的正月十四,也以拜年为名,继续跳这种舞蹈。
      2014年12月31日,在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6组一处农田里,棕包脑的第二代传承人戴昌路说,每年正月十三,附近的瑶寨都会来这里祭祀瑶老阴司(类似于祖先)。山包上有两根木柱子,是存放祭品的地方,棕包脑在下面的农田里跳。首先是拿着齐眉棍,后来换成舞板凳,动作要有力,看上去如梅山地区的武术套路,还有2人或多人对打的场面。多为男人跳,赤身裸体,披着茅草衣,带着棕包,场面很像以原始、粗犷闻名的土家族茅古斯。
      起先,棕包脑是祭拜英雄之舞,尔后又并入了祭祀祖宗的必跳之舞。
      2014年12月29日,租船去首八峒沙湾村,酉水河的中游段,村前有座只剩台基的八部大王庙,据说是土家族先祖发源地。每年春节,村内土老司(巫师)魏品付都会带着酒、香、纸来祭拜,必跳一段铜铃舞,如是碰到三年小祭、五年大祭之时,附近永顺、龙山甚至湖北的宣恩、来凤人都会来拜。往年酉水未建水库,庙下险滩丛生,经此打码头讨生活的土家人,甚至是四川来的盐贩,都会停船,上来叩首。
      现在,寥剩几座的石头墙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门前的两座石雕,已无法辨认是何种动物。2014年12月29日下午,魏品付带我们坐着船,漂至此,焚了香,开始他跳了半辈子的八宝铜铃舞。铃声震荡,山野回响,魏品付清了清嗓子唱,发出“唔、唔”的叹息声,用力踢出各种动作,“马步摇铃、跳马摇铃、转圈摇铃、勒马摇铃……”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梯玛”(巫师)“解钱”(法事)时的仪式舞蹈,在祭祖或驱邪时跳。如此与祭祖有关的舞蹈,此行中还碰到仗鼓舞,其他如洞口县的棕包脑是祭祀一位英雄的,后来也并入祭祖仪式中。而多数舞蹈如苗族鼓舞、猴儿鼓、苗族接龙、土家撒叶儿嗬一样,有浓厚的鬼神味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湖南:多有鬼神味道的祭祀舞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