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客家文化 > 首页 > 客家文化 >

客家人在浏阳
2020-12-03 15:49:09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客家人的历史是汉民族形成历史的缩影,充满了辛酸传奇的色彩。据专家统计,在全国10多个省区180多个市县和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大约有8000万的客家人。从闽粤赣交界的客家核心地区,搬迁出去的大家熟知的有四川、广西、台湾的客家,但是,在湖南的浏阳这块通行浏阳话的地方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

浏阳的客家人大多都是在明末清初迁来的。现今浏阳客家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该市20多个乡镇有客家分布,大约有2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乡和北乡(浏阳的东部和北部的乡镇)。东乡和北乡都是山区,其中东乡是靠近江西南昌,北乡临近岳阳。东乡大约有10多个乡镇有客家人的分布,如张坊、小河(包括原来的凤溪乡)、大围山、七宝山、达浒、沿溪、永和、古港、三口、中和、文家市等乡镇,客家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有社港、龙伏、沙市、山田、淳口等乡镇,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除了上述以外全市范围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分布(如南乡的一些乡镇)。客家风情比较浓郁是东部的张坊镇和小河乡。

张坊镇是浏阳市客家人的数量最多的乡镇之一,全镇流行客家话。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部,与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毗邻。全镇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0820人,90%为客家人;被誉为"湘东一颗璀璨明珠"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横跨该镇,是闻名于世的浏阳河发源地;1854省道贯穿全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在张坊镇所在地张坊村是一个比较纯的客家村,全村大部分人都姓张。村子里有一个张氏宗祠,入口处还有一座已经倒塌的牌坊,似乎在陈说当年张家荣耀发达的事迹。最显目的是在宗祠大门两边有字联,左边是"申之以义,马场恢先业",右边是"事乎其先,宗祠举冬蒸"。据说,他们的祖先张兴贵公是来自于江西修水,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他们也去过修水寻根。这里的村民非常崇敬祖先.每家人的大厅里面都挂着自己祖宗的画像,为了继承祖先的先业,他们建了这一座祠堂,现在他们姓氏有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张坊镇禹门村(也是一个比较纯的客家村)的张氏、林氏、傅氏都是来自广东梅县的,已经有20多代了,这也证实了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里面记载的"广东东江和北江的客家,这时期(清初)也有逾越而居于湖南宜章、汝城、郴县及浏阳、平江等县"是可信的;从客家地区迁来时间最长的是罗氏,已经有六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口碑传述说来自于梅州的平远县榕树下;陈氏则是来自江西萍乡,也有二三百年;此外还有浏阳本地的小迁徙,一般历史不长,例如李氏是来自于浏阳的凤溪乡的,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据当地的一些知情人介绍,张坊镇其他村庄的客家人不是来自广东就是江西,大多都在同一时期迁来的。

小河乡也是一个客家乡。小河乡位于浏阳市的东南部,东、东北与张坊镇接土壤,现与江西万载的白水、黄茅两镇毗邻,西、西北与七宝山相连。全乡总面积109.14平方公里,人口15308人,辖22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大约有一万三千客家人,客家话是这里的主要方言。问起他们祖先搬到这里来的历史,村民说在搬来以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场瘟疫,这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住,于是上祖就从不远的江西,就近迁了过来。现在该乡基本上被客家人所占据,也有一部分来自浏阳其他地方迁来的本地人和从江西迁来使用赣语的人。在小河乡有一个叫做横岭村(前叫皇埤村),是一个纯客家村。这里有1O多个姓氏,其中陈氏罗氏都来自于江西九江的,已经有二百多年了;肖氏则是来自于江西万载,他们的先祖是广东惠阳淡水人,其后裔在江西住了三百多年后,再搬到了这里,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钟氏人数最少,是在8O多年前来自江西宜春,到现在也只有几户人家。在该村有六百多人的黄氏历史算是最长也是人数最多的姓氏,据说,他们来到这里已经有2O多代了,是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的仁义村迁来,现在他们的子孙有很多,不但在本村就占大部分人,而且在其他的乡镇的客家黄氏也有不少从这里迁出去的。最突出的是大围山的黄氏。在路边还有一座比较典型的客家围屋,这是清末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积达到五百平方米左右,这就是大部分浏阳人所熟知的黄氏家庙(黄五美祠)。这是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1932年在附近客家民众的支持与配合下在这里召开了浏阳县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主题是:反对欧党右倾会主义,提出巩固苏维埃根据地等口号,对军事问题作出了决议,祠堂内保存有大量的标语。该祠现为浏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屋里还居住着四五户人家,都是客家人。

大围山的客家风情也让人见了耳目一新的。大围山也是客家人比较聚居的乡镇,大围山大约有一万多的客家人,那里还保存有传统的客家民俗,也还保存有客家文艺,如《要涯唱歌也不难》是在大围山甚至在浏阳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客家山歌。

据了解,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客家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


(编辑:耕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定隆兴寺:和尚参观也买票
下一篇:衡阳市客家商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