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文化教育 > 首页 > 文化教育 >

中国文化启蒙了西方
2021-07-27 09:27:40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1585293987485256.jpg

中国文化启蒙了西方,还将领导世界重归大道

提要:中国文化启蒙了西方,西方人却发动了对中国进行灭史、灭文的洗脑战争。

打开《牛津欧洲史》,序言《历史的价值》讲得清清楚楚,历史出于政治目的而被篡改:

 “控制历史和控制如何写历史的人就控制了过去,而控制过去的人就控制了现在”。

讲到这里,我们首先要戳穿一个流行的谎言,洋奴公知一直宣称“中国历史上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

真实的历史是,欧洲人卫生习惯极差,终年不洗澡,大街上屎尿横流,欧洲人历史上的平均寿命才是真的很短。你可以搜索一下欧洲的香水和高跟鞋是怎么发明的。

《牛津欧洲史》承认,直到19世纪英国、法国人均寿命才40岁。而一个黑死病就在欧洲反复肆虐了几百年,一次就能杀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人口。西方所谓大航海、殖民,路上死亡率极高,就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才寻找出路。

西方人造谣中国种族灭绝,其实是他们自己干过的事;西方人造谣中国历史上人均寿命短,其实是他们自己;西方人造谣中国人历史上婴儿死亡率高,其实也是他们自己。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10章中说得很清楚:苏格兰经常出现一个妇女生二十个孩子却只活了一个的情况。还有许多地方,有一半的儿童会在七岁前死去。普遍现象是,有一半儿童会在九、十岁前死去。 育婴堂、教堂收养的孩子,死亡率更高。

而洋奴公知们却把满清和民国的腐朽没落当作中国历史的常态,这是被欧洲中心论洗脑的结果。

实际上,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人口最兴旺的国家。

《尹湾汉墓简牍》记载的人口数据

根据连云港东海县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记载,汉朝该地区东海郡139.4万人口中,八十岁以上老人33871人,占比2.424%,九十岁以上老人11670人,占比0.835%;分别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1.5倍和5倍多,比现在的中国人还高寿。

2019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郑重的向抵达法国访问的中国领导人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作者是17世纪的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

微信图片_20210727094150.jpg

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有过启发。这部《论语导读》原著目前仅存两本,一本送给主席,另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席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马克龙的这一行为,揭开了一个历史真相:带领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的启蒙运动,不是复兴自传说中的古希腊古罗马,而是传承自中国文化。

包括巴黎、梵蒂冈都有大量传教士带回西方的中国古籍和文献,不少是中国都找不到的孤本。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19世纪才创造出来的概念。而在14—16世纪欧洲,被称为“文艺复兴”的运动应该正名为“中学西被”运动,用英国学者孟席斯的话说,叫做“中国点燃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火”。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也说:“鉴于中国的科技发明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北京启迪意大利文艺复兴可能不亚于欧洲本身。”

明朝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传播中国文化。据东西方学者最新研究成果,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不仅到达了印度洋、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还于1434年派遣分队到达了意大利佛罗伦萨。郑和的副使在那里与教皇尤金四世进行了会面,并向欧洲传播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知识,包括明朝的《星历表》,元朝的《授时历》及科技专著《农书》刻印本等大量信息。

为修订《授时历》,1276年六月至1280年二月间,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杨恭懿等使用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27所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即四海测验),最北为西伯利亚的铁勒,最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在历法编制过程中,首创了“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算出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误差只有25.92秒。

300年后的1582年,教皇推出了格里高利历,号称是在儒略历的基础上修订来的,一年居然也是365.2425日。教皇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完成这个大规模的测量,和《授时历》丝毫不差的结果,只能是抄袭。

法国是传播中国文化至欧洲的桥头堡。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各种工艺品一直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在中国餐桌礼仪大规模进入西方之前,西方人用爪子吃饭。

西方人过去的卫生条件非常差,餐具用木制和陶器为主,容易滋生细菌,加上不爱洗澡洗衣(想想游牧狩猎蛮族日耳曼、弗兰克)是中世纪黑死病造成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

西方餐桌文明的起源,是从中国瓷器大规模进入欧洲的16世纪,火遍欧洲贵族宫廷开始的。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筷子的文献,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写尽了明朝宴会的精致:从清洁的衣着餐具,从喝茶到正餐的优雅流程,装修精美的房间,美味的中国食物。尤其还着重写了中国筷子:

 “筷子是用乌木或象牙或其他耐久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

“用它很容易的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中,而不必借助于手指”。

1684年,柏应理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送上了精美的中国象牙筷子,在法国宫廷里用象牙筷子表演了一场“吃饭秀”,瞬间轰动西欧大陆。深爱中国文化的路易十四,不但学会了用筷子吃饭,而且亲自为筷子代言。而中国瓷器餐具的成套使用,是1685年从法王路易十四开始的。

但是筷子难学,后来欧洲开始将刀叉勺成套使用,才有西方餐桌礼仪的完善。

欧洲在与东方世界的深入接触中,受到亘久浩大的中国文明的震撼,以致17、18连续两个世纪,欧洲都把中国作为其“近代转型”的文明样板。

而法国精英其实非常清楚这段历史。比如,维吉尔•比诺Virgile Pinot写的《中国对1640-1740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法国人安田朴Emtiemble写的《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等等。

中国学者也逐渐发现了这一事实,比如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董并生的《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辩伪》、黄河清“以图证史:从希腊出发追索西方虚构历史”讲座等等。这些人都是因为热爱西方文化而长期在欧洲学习,最后却发现了真相,大跌眼镜。

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是狂热的中国迷。他认为中国在政治、法律、文化、伦理、道德、宗教各方面均优于西方国家。在西方人还处在野蛮的偶像崇拜之中时,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早已培养良俗美德,制订法律,成为礼仪之邦。“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而法国大文豪雨果故居,充斥着浓浓的山寨中国风。

中国的历史超越了圣经记载的历史,引起了基督教的恐慌。“中国人的历史书中没有任何虚构,没有任何奇迹,没有任何得到神启的自称半神的人物。这个民族从一开始写历史,便写得合情合理。”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欧洲人过去基本是文盲,“我们可以回忆一下,500年前(13世纪),不管是在北欧,在德国,还是在俄罗斯,还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写字。今天我们的面包商还使用着的刻记赊售面包的木筹,就是我们过去的象形文字和账簿。”

亨利•珀金森教授说:中世纪的学者从来不用历史方法。历史学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甚至宣称,在中世纪,人们没有历史感。他们缺少过去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印刷术带来了历史感,它出现在15世纪的后期。历史感是基于被写的历史的可行性的。此前,基督教尽可能使书写历史毫无必要,它的教条被编成神秘文字,不仅描绘神变成人的整个故事,而且记录“神的话”。如此手稿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历史,而是无限;不是时间,而是神圣。……印刷术改变了一切。带着大量副本的手稿被制造出来,散布的各地。印刷术使基督教面对抨击。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也是中国的粉丝。莱布尼兹热衷于编写出版《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除了众所周知的易经与二进制的关系,他对中国的语言、哲学、科学都非常感兴趣。

当时有些欧洲人认为汉语是人类一种最早的语言,莱布尼兹也认为汉字的特征适合于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因为中国人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但是却可以通用汉语这同一种书面文字。他举例说,“这样一来,大家可以把中国人的‘大’字作为高大的意思,它在所有民族中都一样,但差异仅在于这里和那里的发音不同。中国人读ta,希腊语读μέγας,罗马人读作magnus,德意志人读作gross等。”

(编辑:黄长庚,未完,待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
下一篇:中国文化启蒙了西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