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客家文化 > 首页 > 客家文化 >

客家人的元宵习俗
2021-02-26 00:48:48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元夕、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客家民间

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人们通过赏灯、猜灯谜、吃元宵,上灯、打船灯、舞狮子,等活动来庆贺元宵。

微信图片_20210226010006.jpg

上灯


    一直以来,元宵民俗活动大多与“灯““火”有关,像赏花灯、打船灯、放烟花……表示着添丁添财、薪火相传之意。在客家地区,元宵节举行“上灯”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因“灯”与“丁”同音,“上灯”即为“上丁”,是客家人为家族中新出生的男孩摆酒庆祝、上族谱的一种仪式,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微信图片_20210226010052.jpg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

    春秋战国时期亦称“隐语“,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

   传统的灯谜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赏花灯、猜灯谜更是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


 

微信图片_20210226010105.jpg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也是特有的传统习俗。元宵也称“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过元宵吃汤圆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另外,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舞狮子、敲锣打鼓、扫墓等也是客家地区最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人们以这些方式来“闹”元宵,图得就是喜庆和吉祥。这些民俗活动让客家文化更具特色、更加深厚。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下面再整理各地客家民俗——

1、闹花灯

  “闹花灯”是汉民族最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但客家地区除了常见的在街头房舍悬挂或固定场所展示的花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如连城芷溪的“出案花灯”,一株大花灯,由近百个各式小花灯组成,造型十分复杂精致,一人擎着,正月初一便由数户人组合出游,到正月十一日“正日”全部花灯汇合出游,争奇斗艳,锣鼓鞭炮不绝于耳,庞大队伍从村头到村尾长达数里,气氛恢宏。

2、迎古事

   “迎古事”也是重要项目。“古事”是以孩童化妆成各种古代人物固定在铁架上抬着巡游。最著名的是连城罗坊“走古事”。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和有浓厚的竞技性。一棚古事需壮年男子80余人,轮流一次18人扛抬奔跑。正月十五日上午在陆上抬着竟跑后,下午又到河水中逆水抬着竟跑,两岸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响铳和呐喊声中你追我赶,紧张热烈、撼人心魄,被媒体喻为“客家山村狂欢节”。

3、舞龙灯

  客家民间一如汉族的龙崇拜意识,元宵期间到处都有“舞龙灯”。但客家地区除平时所见一般的龙灯之外,还有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正月十五下午四时鸣铳三响,各户抬出“驳桥”,把节节龙身连接成一条长龙。有的达170余节,共长竟达700米。游走于田野和村落间,家家以香案、火堆、鞭炮迎接,一路锣鼓喧天、铳声撼地,十分奇雄壮观。直至正月十六上午九时,在一庵庙前以一套仪式“烧龙”。

4、打船灯

   “打船灯”是客家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闽粤边境的上杭、武平、永定多为双人船灯,闽赣边境的长汀、连城多为单人船灯。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以挎带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桨边划船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双人船灯队只一艘船,单人船灯队则多艘船同时表演;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妆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

5、魁星点斗

  魁星,客家民间信奉的神明。传说他聪明智慧,才气过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为勉励后代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传统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晌午,闽西抚市社前村热闹非凡,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事花轿队伍绕村而游。在长达1公里的古事队伍前面,由本村一人装扮魁星坐在大轿上,手持斗笔;当队伍到达庵堂、宗祠前,魁星用斗笔写上风调雨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

  古事花轿由众人簇拥,挨家挨户巡游,以庆贺旧岁丰收,祈愿来年万事如意。

6、烧炮

  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7、游大龙

  “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

  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龙出游前,先由10多个人带上工具"查修龙路"。次日下午4时许,由长者以猪、鸡、鱼等供品祭拜龙头,乐队伴奏,神铳、礼炮齐鸣。祭拜完毕,龙头在一片爆竹声中起驾,开始出游,每一节龙身顺序跟随,到村外指定地点与龙头逐一连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

  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

  游大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条大龙有两百多节,每节由五个青壮年轮流抬举,而硕大龙头由三个人擎着,一个人前面看路,四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拉住,才可平稳前行。千米多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一路上男女老少趋之若骛,前后左右相随,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香、点香烛、放爆竹,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8、烧火龙

  相传古时客家居民集中居住的南粤莲花山赤岭一带(即今丰顺埔寨所在),旱灾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有一年的元宵节日,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口吐祥云,当瑞云覆盖整个天空的时候,天空渐渐乌黑起来,霎时大雨滂沱,大雨整整维持了数天,久旱的大地渐次复苏,冬种农作物迅速成长,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度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从此以后,当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们笃信这归功于火龙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在这个信念驱使下,曾经为衣食犯难的善良客家民众,每年都在元宵节自发组织模仿火龙下凡,巡游村寨的活动,这就是“烧火龙”民俗的起源。

     除了以上风俗习惯外,客家人区遍布各地,还有许多有关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添财。


(来源:客都推荐,编辑:耕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客家人为什么拼命读书?
下一篇:“客家四州”是哪四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