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客家文化 > 首页 > 客家文化 >

广州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
2023-03-17 09:37:55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很多外地人,误以为,广州只有广府文化。事实上,广州地区,不仅有广府文化,还有客家文化、疍家文化、满族文化……其中,客家文化,也是广州地区分布范围,仅次于广府文化的本土文化。那么,你知道,广州地区的客家文化,主要都有哪些呢? 请看我一一介绍。

第一、客家山歌文化;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话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表达喜怒哀乐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广州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在: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增城区、白云区、黄埔区、从化区等地。据了解,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朝初期,粤北山区的客家人,迁居到广州,客家山歌,也随之在羊城开始传唱。时至今日,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广州客家山歌,有一部分,既留了原来的特点,也融入了一部分广府文化的因素,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

微信图片_20230317093716.jpg

黄埔区客家山歌协会活动现场

其中,越秀山的客家山歌墟,是目前广州地区,最主要的客家山歌传播、传承场所之一。每月12日的客家山歌墟,会吸引周围各地的客家山歌爱好者,会聚集于此,以歌会友。不过,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会唱山歌了,山歌爱好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这需要,有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传承。2022年,广州客家山歌,被列入第八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山歌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第二、广州客家麒麟舞文化; 据了解,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代表吉祥的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居“四灵”之首。在民间,有驱邪避鬼之说,历代人民群众都把它当作祥瑞的象征。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与舞狮、舞龙,各不相同。传统的舞麒麟样式不一,却有固定的套路,都寓有驱邪佑吉之意。麒麟,也有求子的寓意,所以,求子心切的人群,特别欢喜欢看舞麒麟。

广州地区的麒麟舞,主要流行在:白云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其中,南沙区的黄阁麒麟舞,名气最大。在白云区嘉禾街和增城区小楼镇的客家人,也有麒麟舞的传统。白云区武术协会传统武术部部长陈耀雄介绍说:“麒麟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以锣鼓加唢呐等为伴奏的技艺,它寓意着麒麟入户赶走霉运 ”。300多年前,梅州客家人迁徙到广州白云嘉禾街长湴村,同时,也带来了客家文化中的舞麒麟文化。

微信图片_20230317093753.jpg

南沙黄阁麒麟舞

客家麒麟舞,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广东省各地的“麒麟舞”是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客家麒麟舞文化,影响力遍布海内外。其中, 2011年,广州从化麒麟舞,被列入第三批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的广东客家麒麟舞,主要流行在深圳、东莞、惠州、河源、香港、广州、汕尾等客家地区。尤其是,在深圳、东莞地区,深圳七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两个就是客家麒麟舞项目。

第三、广州客家围屋;在广州增城地区,客家围龙屋,多为圆形半围龙。其中,位于增城正果镇银场村大寨社,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王氏祖屋,占地达3500平方米,大小房间近百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增城最大、最完整的客家围龙屋。据民国版《增城县志》等资料的互相质证,这座围龙屋为该村开基祖王宗诚儿子王定民所建。王定民于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成贡生,后捐官得“五品蓝翎”衔,还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司衙门总厅”主官,家资丰厚。王氏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

位于广州增城中新镇坳头村的陈氏族人,也是从梅州兴梅焦岭,迁居到增城中新镇的。这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岗埔围,就是陈姓家族在300多年前,建造的。除了增城区、从化区,广州白云区的太和、嘉禾、东平、永平、长红、科甲水、同和、京溪、钟落潭等地,也保存有很多具有客家特色的建筑。

第四、广州客家貔貅舞; 貔貅舞,又称“客家猫舞”。据了解,“貔貅是龙的第九子,五大瑞兽(龙、凤、龟、麒麟、貔貅)之一,被称为招财神兽。明末清初年间,有一部分客家人,从粤东北地区迁入到黄埔区北部。与此同时,貔貅舞文化,也随客家人传到广州,并代代传承。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一带,大坦村、大涵村等,都有自己的貔貅舞队。其中,位于龙湖街道的大涵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均是客家人。建村迄今,村民,对貔貅舞文化,代代相承……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日子,都会举行貔貅舞表演,表达村民迎祥纳福的生活愿望。

除了黄埔区,貔貅舞,在增城区、从化区也很流行。尤其是,在增城派潭镇。增城派潭貔貅舞,是当地客家人逢喜事、年节、甚至单位落成典礼、开店铺、建新房都要举行的表演活动。

2007年,舞貔貅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是增城区三大省级非遗项目之一。

五、客家家风家训; 说起客家文化,就不得不说,客家人的家风家训。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

客家人,崇文重教,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教育,更重要的就是生活中的礼仪、家风、家训。在客家人的家风、家训中,百善孝为先,爱国爱家、吃苦耐劳、节俭持家、克己自守的精神,代代相承。所以,客家人,从小就有一份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广州番禺邬氏族人的家风、家训,就是广州地区客家人的典范。

每当处于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客家人总会一个个挺身而出,一腔热血报家国。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再到立志“振兴中华”的孙中山,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客家人对家国的忠爱之心。

第六、客家上灯(赏灯)文化。广州的上灯文化,主要分布在增城区、白云区、黄埔区、从化区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赏灯,又叫“上灯”、“上花灯,是客家人在春节期间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客家话中,“灯”和“丁”同音,“上灯”就是以“添丁”的意思。所以,客家人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一般,家里刚刚添“丁”的人家,都会主动参加升灯仪式。同时,“上灯”文化,也是祈求多子多福的一种美好意愿。客家人的上灯日期,均不相同,一般是从年初六到过完元宵节的年十八。在以前,大部分客家村落,上灯的时候,都会举办宴席,同族、同村之间互相联络感情。

第七、客家人的美食——客家菜。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美食。广州的大街小巷,无论哪个区,哪个镇,那条街,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客家菜的餐厅、饭店。客家菜,色香味俱佳,其中,客家酿豆腐、客家酿菜,是客家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式。不看人,不听声,一看客家酿豆腐,就知道,你是客家人。除了客家酿豆腐,还有客家酿鸡春、酿苦瓜、东江盐焗鸡、梅菜扣肉、猪肚鸡、客家猪肉汤、客家春卷、客家土鸡、三杯鸭……还有,张颂文最喜欢吃的河源猪脚粉、客家焖猪肉。客家美食,数不胜数。

来源:网络

编辑:黄长庚

1585293987485256.jpg

衡阳市客家商会简介

衡阳市客家商会(原为联谊会)成立于1997年,是湖南省经政府批准的,具有社会组织法人资格的客家社团,是由在衡阳市投资创业的客家人和认同客家文化的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商会组织。现有各类工商企业会员50多家。现任会长谢毅强(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电话:13974723863

商会地址:衡阳市石鼓区环城北路58号西湖公寓18楼。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梅龙高铁,快通车了!
下一篇:中华古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