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图片资讯
文化教育 > 首页 > 文化教育 >

栗江流过茅洞桥(4)
2021-02-26 10:20:25   来源:新视窗网   评论:0

微信图片_20210226103450.jpg

       蔡拱桥是跨过栗江东进茅洞桥镇上的第一座桥,原是一座石板桥,人称“蔡姑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桥东岸雷公坪人陈道生首倡筹资改造,建为石拱桥,始名蔡拱桥。2003年,桥危及通行安全,茅市镇政府募集资金,采用钢筋砼重建,桥头立有碑刻,为“蔡公桥”。

 起初在此建石板桥的人,据说是一位独身女子,家本栗江河畔石滩蔡氏。长到十五六岁年纪,她已是面容姣美,身姿绰约,知书达礼,落落大方。便有媒婆登门,将她说与隆市城基峰下的王家公子。蔡氏家境殷实,早早地为女儿准备了一笔嫁妆。临近提亲的日子,王家按照当地习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算命先生装神弄鬼一番后,说这蔡家女是杀七夫之命,万万娶不得。

 蔡父知晓后,问算命先生有何化解之法。算命先生说,此女命太硬,要架一座桥,积积阴德,方可抵挡命中的煞星。

 蔡家女只好认命,对自己说,既然没有嫁夫之命,就终身不嫁,决定把父亲准备给自己嫁妆的钱去架桥。她带上银元,告别父母,孤身只影沿栗江岸边而上,寻找一个架桥之处。第三天,来到茅洞桥水砥上方,知道这儿是茅洞桥西去祁阳的必经之路,河上没有桥,行人只能靠跨过河水中一排间列的石头才能通过。如果遇上河里涨水或是石头结冰,人们便无法过河。于是,她在水砥一户人家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请来几个工匠,在河两头和河中筑起四个石墩,再用长石板从墩上搭过去,一座三搭石板桥架在河水之上。

 桥修好了,蔡家女就在桥头买了一块田土,自耕自种,自给自足,殁后葬在桥头的田角边。

 想想一个妙龄少女,如果生在当今,正是读高中的年纪。却因算命先生的一派胡言,击碎了美好的梦想,葬送了灿烂的青春,毁灭了一生的幸福。这就是社会愚昧、没有文化的悲哀!

 读书识字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就在蔡拱桥北岸,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所新式学校,初名茅市附中。1963年,学校升级为衡南四中,1970年兴办高中,易名衡南六中。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他们学业有成后,有的在中直机关和省市县党政部门任职,有的在军队带兵授衔,有的在科研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的在教育部门培育桃李,还有不少学子成为企业家。都说茅洞桥人会读书会做官,他们中最有名的是:中共十九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国务院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文魁,曾任济南军区某基地主任、大校军衔甘功义,曾任山东省军区物资保障中心主任、技术五级肖家良,曾任湖南省地震局局长兼党组书记、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德辉,曾任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党组书记陈书山,曾任中石油西北输油管道指挥部副指挥周治连等。

 

(作者:蒋南,编辑:耕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江湘水一江歌(1)
下一篇:春天的故事:等一艘船,靠一座芳菲的岸